数字化赋能:长沙智能建造新标杆与应用前景

来源:米乐正宗官网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2-27 13:14:56

  2025年2月24日,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宣布,该市已启动了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标志着数字化赋能在建筑行业的新篇章。这些项目旨在解锁新应用场景,通过先进的技术方法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率与安全性,为同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此次长沙市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涵盖12个标杆性工程,其中湘江新区110千伏三汊矶变电站是市政类项目的代表,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建筑全过程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该变电站在设计与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还保障了实施工程质量,成为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智能化建设的范例。

  此外,暮坪湘江特大桥项目展现了“BIM+装配式+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的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降本增效和安全保障,构建了智能建造4.0应用场景。

  在房建领域,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住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通过数字设计和智能管理,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湖南省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思路,还为类似项目的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长沙市的智能建造项目采用《长沙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技术导则》,推动了以“BIM+装配式、智能生产、数智工地、智慧物业、智慧城市(运营)”为主线的智能建造标准化应用。从而在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中凸显出其技术优越性。

  例如,天欣润府C地块项目通过“BIM+装配式+数智工地+智能施工”的应用,使得现场管理更加智能化,实现了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管控,体现了数字化管理在传统工程中的重要性。此外,大泽湖·海归小镇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则探索了利用深层地热能智能建造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为可持续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长沙智能建造产业链也在稳步增长。全市智能建造年度产值已突破1800亿元,成为支撑建筑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已形成国家级装配式产业示范基地13家、省级基地30家、市级基地48家,众多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带来的新机遇。

  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三一集团、中南大学等单位组建的智能建造研究院,旨在逐步推动智能装备应用、人才教育培训及产学研结合。

  可以说,长沙市凭借“55111”发展体系与“四梁八柱一底座”战略,正在积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建造新格局。未来,长沙有望通过智能建造项目的普及,实现“所见即所建,所建皆所愿”的目标。当数字化赋能无处不在时,建筑行业的未来将更加智能与高效。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